似乎人都是渴望不朽的,这从人们都希望死后有一座坟,有的还要立一块碑,可以看出。所谓树碑立传,不过就是想名垂于世。“人过留名,雁过留声”,谁也不想悄悄地来,悄悄地去,不留任何痕迹。
还在童年时代,我就对墓园里的一块块墓碑,充满了惊奇与畏惧。这里面躺着的一个个人,也曾经有血有肉有精神,也曾生龙活虎,意气风发。可是,现在一切都消歇了,凝聚于一块块冰冷的碑石,就像一道休止符,将所有的一切,撇在飘渺的、?不可寻的过去。
坟墓,也曾是亡者在世时声名、地位、权势的象征。帝王陵寝何其声势赫然,但昨日号令天下,生杀予夺,今日也不过一把枯骨葬寒泉,又能如何?我踏访过一些明清帝王的陵地,感到说不出的压抑,总觉得,这连片的山陵,因为葬着这些尸骨,变成了一道阴影,并不令人心旷神怡。
也许这些坟墓,是历史的遗产,是文物,是国家要保护的,推倒、毁去也不宜。那就保留着吧。但令人不解的是,有些地方还在着力修建倾圮了的古代帝王将相、名人的墓地,甚至不惜工本,大兴土木。我心里就在问,有这个必要吗?原有的,至多按现有的风貌保存了就是,何必重建呢?因为过去这些坟墓遭风雨侵蚀,遭人为摧毁,那也是历史,就按这个遗痕保留并加保护,也是有文化意义的;未必非得修葺一新,才算对得起谁。何况修葺工程,所费不赀,而这些也都是百姓所出,该花钱的地方很多,为什么要浪费在这上面?
但是,有些人,甚至有些地方上的领导不是这样考虑。他们认为自己那里出了名人,是地方上的骄傲,是要将此光大弘扬的。前不久,听说我的家乡就曾这么做过,将康熙、乾隆朝的“父子双宰相”(其实清代并没有宰相一职)的坟墓,好好地重修了一遍,我就感到,这一做法,值得商榷。
古代人,是以“三立”———立德、立功、立言,为人生奋斗目标的,“太上立德,其次立功,其次立言。”三方面,只要有一方面成功,就足可欣慰。如果是真正的成功者,其德、其功、其言,自在人心,自有史传记载,难道还不够吗?一套卷帙浩繁的二十五史,实际上不就是古代圣贤、帝王将相、名流的墓园?
3月28日的《中华读书报》“家园”版副刊,登载了一幅图画,并配有一段文字,说的是世界文化最高峰之一、俄罗斯大文学家列夫·托尔斯泰的墓地。文中写道:“托翁的墓地仅是一个长满青草野花的小土堆,没有墓志铭,没有十字架,四周围拢着茂密的树木———这就是俄罗斯伟大文豪的长眠之处,这也是‘世界最美的坟墓’。”这一段文字读来让人感到特别舒适。这样一座朴素的坟,却是世界上最美的坟,是因为这朴素里面,包裹着一个最博大、最精粹、最优美的灵魂。对于这样的灵魂,是不需要任何修饰的,它在人心目当中,永远是一块圣地。
由此,我又想到有些伟人如周恩来、邓小平,身后连一座坟也不需要,更表现了无产阶级革命家彻底唯物主义的博大、无私的胸怀。他们生前鞠躬尽瘁,为人民做了许多好事,他们的业绩如日月经天,江河行地,千古流芳,只要有人心在,就有他们最美的坟墓在,他们在人民的精神世界里,早已建立了不朽的丰碑。
要筑坟,就筑在人民心间。